題目要求
“物質是標志客觀實在的科學范疇,這種客觀實在是人通過感覺感知的,它不依賴子我們的感覺而存在,為我們的感覺所復寫、委影、反映。”提出這一物質定義的是()。
A.費爾巴哈
B.黑格爾
C.列寧
D.馬克思
答案解析
參考答案:C【解析】列寧對物質的經典定義:物質是標志客觀實在的科學范疇,這種客觀實在是人通過感覺感知的,它不依賴于我們的感覺而存在,為我們的感覺所復寫、攝影、反映。故選C。
發(fā)布時間:2014-06-26 10:26:57
相關試題
- 宋代詩人陳與義《襄邑道中》詩云:“飛花兩岸照船紅,百里榆堤半日風。臥看滿天云不動,不知云與我俱東。”從哲學角度看,這首詩 2014-06-26
- “知行兼舉”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一個命題,下列選項與之無關的是() 2014-06-26
- 中國古代哲學家公孫龍?zhí)岢觥鞍遵R非馬”之說的錯誤在于割裂了() 2014-06-26
- 馬克思主義哲學和具體科學的關系屬于() 2014-06-26
- 哲學上的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是根據對()問題的不同回答來區(qū)分的 2014-06-25
- “物質無非是從各種物的總和中抽象出來的”,這種觀點屬于() 2014-06-25
-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認識一旦形成,就會反作用于實踐,指導實踐的全過程。這是因為() 2014-06-24
- ()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全部理論的基石,同時也為我們的思想和行動提供了根本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2014-06-23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中央號召全黨同志,特別是黨的高級領導干部要“把握大局,同心同德,再接再厲,開拓前進!敝砸鞍盐 2014-06-23
- 我國明代哲學家王守仁認為“心外無物”,月亮、太陽以及世界上的萬物都存在于人心之中,都是心之意念的產物。這是()的思想 2014-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