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干|97夜夜澡人人双人人人喊|欧美激情性XXXXX高清真|毛片网站网址,农村女人一级毛片20岁的毛片,黄网址在线免费看,毛片区在线

網(wǎng)站地圖

XML地圖

最新文章

當前位置:首頁 > 復習資料

公共基礎知識【法律】之刑法知識點:犯罪特征及犯罪的構成

發(fā)布時間:2013-05-21 14:10:38 來源:事業(yè)單位招聘網(wǎng)

犯罪特征

  􀁺 本質(zhì)特征:犯罪是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的行為。

  􀁺 法律特征:犯罪是具有刑事違法性的行為。

  􀁺 犯罪是具有應受刑罰懲罰性的行為

  【真題-單選】

  犯罪最本質(zhì)的特征是:( )。

  A. 社會危害性

  B. 罰當其罪性

  C. 刑事違法性

  D. 嚴重的社會危害性

  D

犯罪構成

  一、犯罪客觀方面

  (一)危害行為:意志或意識支配下的身體動靜

  作為: 用身體積極的實施。

  不作為:有義務,能履行而不履行,造成了危害社會的結果。

  1 法律明文規(guī)定義務

  2 職務或業(yè)務上要求的義務

  3 先前行為(危險前行為)引起的義務

  (二)危害結果

  (三)危害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

  【真題-單選】

  工人孫某休假回村,一日主動攜帶鄰居6 歲小孩進入村旁林深路險、豺狼出沒的山林中狩獵玩。走入山林約5 公里的時候,兩人失散。孫某繼續(xù)獨自狩獵,之后既不尋找小孩,也沒返村告知小孩家人,便徑直回縣城工作單位。4 日后,林中發(fā)現(xiàn)被野獸咬傷致死的小孩尸體。孫某的行為屬于

  A. 故意殺人

  B. 意外事件

  C. 過失殺人

  D. 不構成犯罪

  A

  二、犯罪主體

  (一)自然人

  刑事責任年齡:

  1)完全無責任年齡:不滿14 周歲

  2)相對責任年齡:

  14 周歲以上不滿16 周歲(故意殺人、故意重傷害、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zhì)罪)

  3)完全責任年齡:16 周歲以上

  已滿14 不滿18 周歲的時候犯罪,應當從輕減輕處罰,并且不適用死刑。

  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真題-判斷】

  不滿15 周歲的人犯罪,不負刑事責任。( )

  ×

  【真題-判斷】

  不滿14 周歲的人實施放火行為的構成放火罪,應負刑事責任

  ×

  刑事責任能力:

  完全無:精神病人

  完全:間歇性精神病人精神正常時

  醉酒的人應當負刑事責任限制

  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能力: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真題-單選】

  王某患有間歇性精神病,一日到農(nóng)家菜館喝醉酒后將該飯館老板打成重傷,在警察趕來抓捕時,王某因驚恐而精神病發(fā)作,王某應( )

  A.負刑事責任,但可以從輕處罰

  B.負刑事責任,但可以減輕處罰

  C.不負刑事責任,因其是精神病人

  D.負刑事責任

  D

  (二)單位

  只有刑法規(guī)定單位能夠成為犯罪主體的犯罪,才構成單位犯罪

  雙罰制:

  單位:罰金

  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

  三、犯罪主觀方面【難點】

  (一)故意:

  直接故意:明知+希望

  間接故意:明知+放任

  (二)過失:

  過于自信的過失:已經(jīng)預見+輕信

  疏忽大意的過失:應當預見而沒有預見

  判斷方法:

  是否明知結果會發(fā)生

    不明知疏忽大意

    明知必然發(fā)生直接故意(希望)

  (可能和一定)明知

    明知可能發(fā)生放任-間接故意

    輕信能避免-過于自信

    希望-直接故意

  【真題-單選】

  護士林某在給病人王某注射青霉素時,忘了做皮試而導致王某過敏死亡,林某的行為屬

  A. 間接故意犯罪

  B. 過于自信過失犯罪

  C. 疏忽大意過失犯罪

  D. 意外事件

  C

  【真題-多選】

  金某一日帶上鄰居家的小男孩去南湖劃船,為了讓小男孩近看湖中的景色,使用雙手拽住男孩的衣服將他放到船沿上,結果小男孩衣扣脫落,墜水而亡,下面對金某所持心理狀態(tài)判斷錯誤的是

  A.間接故意

  B.疏忽大意的過失

  C.過于自信的過失

  D.意外事件

  ABD

  四、犯罪客體

  為我國刑法所保護而為犯罪行為所侵害的社會主義關系

  分類:

  1 直接客體:某一具體犯罪侵犯

  2 同類客體:某一類犯罪侵犯

  3 一般客體:所有犯罪侵犯

  意義:同類客體為犯罪分類的依據(jù)。

  【真題-判斷】

  犯罪的客體指我國刑法所保護而為犯罪行為所侵害的社會主義社會關系! ( )

  √

  資料匯總:公共基礎知識【法律】之刑法知識點匯總

  猛擊閱讀更多:事業(yè)單位考試資料

相關閱讀
全國各省事業(yè)單位招聘網(wǎng)導航
贊助商鏈接
最新文章